来源:雪球App,作者: 南京天空,(https://xueqiu.com/9071834560/259103160)
一、经营数据有喜有忧!
2023年上半年腾讯营收为1492亿元,去年同期为1340.34亿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为262亿元,去年同期为186.19亿元,同比增长41%。
2023年二季度腾讯实现非国际准则归母净利润为375.5亿元,同比增长33%,远超过营收增长。利润大幅提升的原因,一是因为2022年同期的低基数,二是业务规模提升,三是更加并持续注重降本增效。
随着人员的减少,今年二季度员工薪酬继续下降到267.70亿元,同比下降2.83%。但二季度单季度收入同比增长达11.32%。人均效能再次恢复增长,由22年二季度121万增长到23年二季度142。
腾讯营收:22年4季度增长0.6%,23年1季度增长10.7%,23年2季度增长11.3%,说明业务真的开始恢复增长了。但是也要看到22年基数较低,还要再持续观察半年,等23年四个季度营收全面复苏,才能确定腾讯走出衰退!
自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腾讯非国际净利润连续四个季度正向增长,(1.6%,19.4%,27%,33.5%)并且呈现出逐步加速恢复的态势。
二、营收增速慢,主要是游戏增长缓慢。
1)分业务来看,2023Q2增值服务业务(游戏+社交网络)实现营收742亿元,同比微增4%。腾讯第二季度国内游戏收入为人民币318亿元,同比基本无增长,比一季度下降了9%;海外游戏收入人民币127亿元,同比增长19%,比一季度下降了4%。
腾讯的国内游戏市场增长乏力,腾讯游戏收入占到中国游戏市场的四成,在整个市场增长 12% 的情况下,腾讯游戏零增长,意味着腾讯比其他同行的增速慢了近 20%。
二季度财报的电话会上,腾讯总裁刘炽平解释:「在第一季度,我们发布了大量的传统优势游戏的商业内容,使我们的游戏总收入显著增加,但二季度我们进入了一个暂停期,并计划在第三季度恢复商业内容的发布。我们希望游戏包括《金铲铲之战》在内的游戏可以长青。我们有多年运营常青游戏的经验。好的游戏可以一直很受欢迎,且经久不衰。而这也是我们现在希望与新的团队一起实现的目标。」
我们也要看到腾讯做游戏最大的竞争优势是流量,这个没有弱化的趋势:微信和QQ是中国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应用,是中国最大的流量池。
三、用户达到天花板,未来增量在哪里?
从微信的月活跃账户,同比还是环比都在缓慢的增长,同比增加2%,环比增加0.61%,根据Quest mobile数据,腾讯目前去重用户合计12.12亿,同比增加2%,已经达到极限。
而QQ移动终端月活跃账户数5.71亿,同比基本持平。由此来看,QQ已经进入了瓶颈期。
未来主要的增量来自于用户时长的增加,以及各项业务自身的增长,流量红利已经结束。
微信用户参与度健康增长,得益于视频号、小程序和朋友圈用户使用时长的增长。视频号总用户使用时长同比几乎翻倍。小程序的月活跃账户数超过11 亿,其中作为中国领先的休闲游戏平台的小游戏贡献显著,并产生了高毛利率和具有平台经济效应的分发和广告收入等等。
四、广告增长亮眼,视频号是全村的希望
(1)网络广告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50亿元,同比增长34%;广告业务增收,源于“消费趋势”、“技术提升”和“视频号变现”的驱动。
应用了新的广告技术,使我们能够开始销售之前未曾售出的广告库存,且使商家以更有竞争力的出价来购买我们过去销售的库存,这意味着更高的价格转化为更高的利润率。
(2)视频号,30亿的广告收入相较去年四季度10亿元翻了2倍,貌似还不错,但相比于同行还是差点意思。以快手为例,2023年第一季度,快手广告收入约为131亿元,同比增长15.1%,是视频号的4倍有余,而抖音2021年的广告收入约1500亿元,平均一个季度创收375亿元,是视频号的10倍。
五、科技金融合规落地,政策迎来反转,未来业绩可期。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则实现营收486亿元,同比增长15%。随着经济复苏,移动支付需求增加,叠加腾讯发力理财、保险、基金,参考支付宝,腾讯大财富业务还能持续增长。
2023年上半年,腾讯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近4个百分点。其中,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的毛利率,虽然是最低的,但这几年增速最快,上半年达到36.44%,成为整体毛利率上升的最大动力。
六、企业服务TB业务,削减成本,聚焦重点,业绩增长良好。
腾讯已经减少了一些利润率较低的收入来源,包括一些云业务中的转售业务,以及之前提到的直播娱乐业务和腾讯音乐。
云及其他企业服务我们利用专有的向量数据库和高性能计算集群,推出了腾讯云模型即服务(MaaS) 模型库和解决方案。我们的MaaS 解决方案帮助旅游和公共服务等行业的客户以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开发专属大模型。
把“大象”搬上云端,为产业建造更坚实的“数字化地基”,需要身体力行,持续深耕。目前,腾讯已在30多个行业,与9000多家合作伙伴打造了超过400个行业解决方案,帮助实体产业在各自的赛道上加速向前。科技企业施展数字能力,实体经济提升产业价值,助力各行各业升级转型和数字经济纵深拓展,这是一场价值共建。腾讯将继续沉下心,铆足劲,扎根产业干“重”活,更加注重业务对于实体经济的助力价值。
例如们和宁德时代牵手,攻关新能源质检世界级难题,提升“超级工厂”的生产研发效率;帮助工业富联建设企业云平台,助力打造更多无人的“熄灯工厂”;进入重庆工地,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3D蓝图”,助力搭建智能建造平台,为26万亿的建筑行业筑起“地基”。结合腾讯强大的游戏引擎和数字孪生技术,我们将城市、交通、工地等产业场景进行“实时孪生”,实现仿真推演,智慧管理和决策。
腾讯云数据库客户数超50万,服务近半国内TOP 20银行。去年年底,腾讯云数据库TDSQL首次落地东吴证券,实现国产数据库首次落地证券核心交易系统;TDSQL也落地国信证券业务系统,助力证券系统全栈国产化!未来五年,我们将继续推进腾讯云数据库TDSQL的“战力”提升,助力1000家金融机构实现核心系统国产化转型!
七、人工智能,对比行业其他选手,腾讯发展较慢。但是腾讯的必杀技后发先至,能否再现?
人工智能,腾讯各项业务的倍增器。腾讯实际上正在多个方面拥抱生成式人工智能,并且它们都取得了非常好的进展。 从中长期来看,我们相信这实际上对我们的业务来说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推动力,我们确实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持续发展中受益。就发展而言,我想说公司正在进行多项举措。 第一个显然是建立我们自己的专有基础模型,而且实际上进展非常顺利。培训实际上已步入正轨,并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我们已经开始在不同的业务中进行内部测试,包括游戏、广告、云、金融科技,以便他们开始测试模型并开始进行集成。 就目前该模型的性能而言,根据我们自己的测试,我认为它是中国生产的最领先的基础模型之一。 我们非常不懈地进行升级和迭代,准备在今年下半年的某个时间点发布。并且管理层还指出根据腾讯内部测试,其自研大模型已经位居中国顶尖的基础模型之列,会在今年内某个时间点发布。让我们拭目以待。同时管理层对于推出的行业大模型也是寄予厚望,认为其将是一个非常高价值增值和高利润的企业客户产品。总体而言,制约AI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就是高质量数据和应用场景的缺乏,而腾讯旗下微信和QQ天然自带海量数据,同时腾讯还拥有国内最全面的应用场景如社交、游戏、广告和办公等。所以AI对于这些领域的升级改造对腾讯都意味着巨大的增长机会,腾讯未来成长的天花板将会再次被打开。
八、回购股份,利好股东。2022年和2023年1-7月分别斥资288.94亿元和184.65亿元回购了1.07亿股和5920.6万股,是过去多年的十余倍,也接近腾讯控股半年的净利润。
未来,在投资受限,也没有太好的项目情况,腾讯回购低估的股票是资金最有效的利用方式。希望,腾讯持续处于低估,每年依靠回购和业绩推动股价增加,股东的收益才能最大化。
总结,23年的腾讯喜忧参半,视频号、小程序潜力巨大,广告、金融科技迎来复苏,未来更是还有巨大增长空间。
游戏国内貌似进入天花板,但是游戏没有明显周期性,随着更多年轻人成为游戏用户,其游戏时长和消费金额都在缓慢增长,更别说游戏不仅具备一定成瘾性,还是性价比最高的娱乐项目。考虑到,人性中具备的攀比、斗争基因,游戏是一个几乎必然稳定增长的行业。
同时,国际游戏快速增长,成为新的增长极。
腾讯面临的政策风险已经解除,经营压力正在减缓,营收和利润都已经连续3季度正增长。
广告受益经济缓慢复苏和自身竞争力增强,保持双位数增长
科技金融政策风险已经解除,合规经营,就能持续增长,未来空间巨大
企业服务增长较好
未来的腾讯正处于经营周期的低估向新一轮繁荣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