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来来来,长乐君今天就随便找个十几个段子出来。让你们感受一下什么叫全方位 360度加空中转体接托马斯全旋的黑。
♫
@萨小西
「怎么防止你的小提琴被偷窃?」
把它放进中提琴的箱子里就行。
@萨小西
「怎么防止你的小提琴被偷窃?」
把它放进中提琴的箱子里就行。
@Yeah嘉甜
「小提琴和中提琴之间有什么不同?」
1,中提琴烧得更久。
2,中提琴能摆更多啤酒在上面。
3,可以给小提琴调音。
@Yeah嘉甜
「小提琴和中提琴之间有什么不同?」
1,中提琴烧得更久。
2,中提琴能摆更多啤酒在上面。
3,可以给小提琴调音。
@哎呦喂呀TOMATO
中提琴和洋葱的区别在于中提琴被切断是没人会哭。
@哎呦喂呀TOMATO
中提琴和洋葱的区别在于中提琴被切断是没人会哭。
@小黏糕
「要怎么才能知道一个中提琴手走调了?」
「当琴弓在动时。」(一出声就是走调)
@小黏糕
「要怎么才能知道一个中提琴手走调了?」
「当琴弓在动时。」(一出声就是走调)
@果壳很硬
你知道中提琴手为什么不和我们玩捉迷藏吗?因为根本没人去找他们哈哈哈哈哈哈
@果壳很硬
你知道中提琴手为什么不和我们玩捉迷藏吗?因为根本没人去找他们哈哈哈哈哈哈
@大家好我叫馒头
「怎么让一把小提琴听起来像中提琴?」
只要你坐在后面然后不要出声就行,或者你可以随便拉一些走调的低音。
@大家好我叫馒头
「怎么让一把小提琴听起来像中提琴?」
只要你坐在后面然后不要出声就行,或者你可以随便拉一些走调的低音。
@小宇蜂蜜
我问一个稍微专业点的问题,「中提琴的音域范围是怎样的?」
「只要是你能踢到它的范围就好。」
@小宇蜂蜜
我问一个稍微专业点的问题,「中提琴的音域范围是怎样的?」
「只要是你能踢到它的范围就好。」
@汪彬彬
「如果你在沙漠里迷路了,你要找到什么? 一个好的中提琴手,一个坏的中提琴手,还是一片绿洲?」
「坏的中提琴手。另外两个只存在你的幻想里。」
@汪彬彬
「如果你在沙漠里迷路了,你要找到什么? 一个好的中提琴手,一个坏的中提琴手,还是一片绿洲?」
「坏的中提琴手。另外两个只存在你的幻想里。」
@栅栏下的折耳少女
求大神解答一下「为什么音乐录音里听不到中提琴的声音?」
「录音技术已经发达到可以把所有不必要的噪音都剔除了。」
@栅栏下的折耳少女
求大神解答一下「为什么音乐录音里听不到中提琴的声音?」
「录音技术已经发达到可以把所有不必要的噪音都剔除了。」
@奈奈酱Mio
「怎么让12个中提琴手拉对音准?」
1,开除11个。
2,全部开除。
3,谁会想要12个中提琴手?
@奈奈酱Mio
「怎么让12个中提琴手拉对音准?」
1,开除11个。
2,全部开除。
3,谁会想要12个中提琴手?
♫
这简直是全方位惨绝人寰无下限黑中提琴......
那么中提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乐器?它真有网友所描述的那么「无用」吗?
首先,我要先表明一个观点就是,无论是在交响乐团还是弦乐多重奏里,中提琴都是极其重要的乐器。
首先中提琴不仅可以独奏,重奏,合奏,伴奏以外,也是乐队中重要声部,二提(第二小提琴手)和它们构成的中间声部,是音响缜密、结实的基础。
此外中提琴的音色比小提琴更厚实、温暖而丰满,虽然指法和运弓与小提琴基本相同。但中提琴的演奏技巧和小提琴却有着很大区别,比如弓法。由于体积变化,因此演奏中提琴对体能要求更高。
「在尺寸上中提琴和小提琴有着明显的区别」
虽然一开始就表明中提琴很重要,但在中提琴发展之初的确不受重视,但这不是中提琴的错。
而中提琴属于弦鸣乐器,是提琴族的中音乐器,外形及结构与小提琴基本相同,只是形体略大。五度定弦为c、g、d1,a1,琴身长度一般为42.5厘米。此外,中提琴从比中央C低八度音程的C开始,每根弦间隔五度音程,依次为C、G、D及A音,比小提琴低五度,而比大提琴高了八度。
图丨施尼特凯《中提琴协奏曲》
作为独奏乐器,中提琴的确缺少小提琴的辉煌性和大提琴的浑厚有力的音响,并且不如小提琴和大提琴那样在演奏协奏曲时可以和乐队进行较量。
因此作曲家为中提琴写的协奏曲并不多,19世纪,帕格尼尼获得了一把斯特拉迪瓦里制作的中提琴,对此柏辽兹为它写了一首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
而你们或许不知道,中提琴刚在意大利起源时,分为中音提琴( Alto )以及次中音提琴( Tenro )两种。
逐渐地,后期生产的中提琴再无中音及次中音之分了。而作曲家在他们的意念与作品里,也不再把中提琴分为两种声部的乐器了。
但对于中提琴的声音要求,很多人都会在本身体形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挑选较大的中提琴求得较大的音量。特别是低音方面,琴身越大的中提琴易于产生较丰富的效果。
可是在穿透能力方面,一些琴身较小但制作精良的中提琴也常会发挥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好效果,短小精悍就是这么来的。
而中提琴在独奏方面的活动,可以说是由二十世纪才开始的。
事实上自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末并没有真正的中提琴家,中提琴手都是由小提琴手所兼职。最早的中提琴家是十八世纪德国曼海姆乐派的史塔密兹( Carl Stamitz )。
此外,中提琴在乐队中的直接前身应该是「爱摩古提琴」 ,但在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海顿就把中提琴放进标准弦乐四重奏了。
在室内乐中,中提琴也是一个重要的角色。莫扎特的《弦乐五重奏》系列,将中提琴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的作品采用两把中提琴,一把作为独奏,另一把作为和声,表现力很强。而在管弦乐里中提琴也同样重要,如爱德华·埃尔加创作的《谜语变奏曲》( Enigma Variations ),又称为《第六变奏》。
其实很多著名的作曲家也会拉中提琴,而且演绎得相当好,但可惜的是中提琴只是他们的“副业”——因为他们本身大都是钢琴家或小提琴家。在浪漫主义时期中提琴渐受人注意,亦有一些非弦乐手的作曲家为中提琴写音乐。
在音色方面,中提琴的音色一般表达一种忧郁不快的情感。有的时候表现幽静的场景,也可以表达热闹的场面。这得用特殊的拨弦法。
中提琴在交响乐团中的位置一般按排在指挥正对面或在大提琴后方,斜对着指挥,8-12把不等。
“中提琴的优良品质被人忽视,为时最久。其实它与小提琴一样灵便。它的低弦发出一种特有的、粗涩的音响,而高音却表现了悲伤与热情。它的音响特性一般接近深刻的忧郁,与其它拉弦乐器有明显的区别。”
——柏辽兹《配器法》
♬
Brett Deubner中提琴独奏音乐会
2017年8月13日(周日)20:00
★国际中提琴独奏家Brett Deubner是当今古典音乐界最亮眼的明星之一。此次中国巡演,他将用精湛琴技为观众们演绎世界著名乐曲。
★Brett Deubner被称为世界顶级中提琴独奏家之一,全世界知名作曲家为他谱曲,他曾在世界四大洲的知名乐团担任独奏。
曲目:Sonata for Viola and Piano Richard Crosby/Sonata for Viola Alone Frank Levy /Sonata for Viola and Piano Rebecca Clarke/Suite for Solo Viola "Obsession" /Ernest Bloch Suite for Viola and Piano
票价:100/80/60/40/20元
演出后可凭票领取八喜冰淇淋一份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